进博会观察:关税战中豆农为何执意前来?
认真的商业、政治和经济观察。今年将是我连续第八年报道进博会。特朗普2.0时代贸易冲突下,经贸关系备受关注。尤其是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和第五轮经贸磋商之后,我们更想了解:当前中美贸易的温度如何?我们来到了美国展位。大豆出口协会来寻找答案。 “美国大豆产业兴奋不已,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釜山会议上达成重要协议,这将推动包括大豆在内的多种大宗商品贸易重回正轨。”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告诉记者。苏健所说的并不是不尊重。进博会一开始,他的日程就排得满满的——开幕剪彩、与供应商对接、媒体专访。后面嗨m是一群拿着中文名片和中文宣传资料的豆农,努力带货。 “正如你在网站上看到的,我们可以将大豆加工成豆油,更适合高温烹饪。”美国大豆种植者加斯凯说道。大豆不仅仅是油。豆粕是动物饲料的主要成分;鲜豆荚可食用或制成豆制品;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,可以增加土壤肥力。凭借技术、规模和成本优势,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大豆进口的主要来源地。去年,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超过2200万吨,价值约126亿美元,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一半以上。但关税战改变了节奏。随着特朗普政府不断加大威胁力度,中国开始转向巴西等南美市场。著名学者高志卡我坦言:“他不要我们的产品,他的产品还能流通,不被扣押,总比走来走去强,不可能这么简单吧?不是我们中国不想买,也不是美国没有大豆,而是美国发动了反华关税战。”我在美国食品农产品展区逛了一圈,发现除了大豆之外,粮食、肉类、酒类等供应商也在试图抢占中国市场。要知道,这些来自美国中西部各州的农民,很多都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。贸易战之下,商品无法出口,价格将持续下跌。他们成了最“受伤”的人。 “我认为所有行业都受到关税波动、不确定性和出口限制的打击,农业部门当然也不例外。”美国商会董事会主席雷蒙德表示e 在上海。关税战已经打了半年多了,连我们自己的老百姓都不再认同了。底线是:使用关税作为武器会伤害别人,但不会伤害自己。对此,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金特在进博会上以1930年代“大萧条”为例警告美国的关税政策正在重蹈保护主义的覆辙。注:历史证明,开放是更高层次的安全。这里我再提一下,在进博会开幕当天,美国最高法院还举行了听证会,质疑特朗普关税的合法性。 “关税就是税收。他们把钱放进美国财政部的美国人的口袋里。只有美国国会才有权力征税。”代表美国五家小企业的律师尼尔·凯蒂尔 (Neil Katyal) 表示。律师这么说,但是大家都能理解。全球贸易格局悄然重组。我今年4月,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,全球193个国家均未跟进;再比如,4月至今,全球贸易量不降反升,贸易笔数增长近20%。这说明贸易不再围着美国转。多极化已成为现实。作为每年进博会的旗舰报告之一,今年发布的《世界开放度报告2025》指出,北美和欧洲成为仅有的两个开放度下降的地区;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开放指数连年上升,成为维护世界开放的重要力量。伦敦经济和商业政策办公室前主任罗思义表示:“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并不反对全球化,特别是南方国家,比如印度、印度等。面对关税战和贸易保护主义,中国选择了继续开放。 《世界开放度报告2025》显示,2024年,中国开放度指数在12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8位; 1990年以来,中国的开放指数增长了近30%。我认为,进博会是中国扩大开放的最好证明之一。我询问了现场的新加坡企业代表、欧洲高管、卢旺达咖啡男孩。他们都表示,尽管全球贸易有所增加,但他们仍然希望与中国合作伙伴开展业务。苏健还计划带领美国农民朋友在中国“十五五”规划发展中继续促进贸易。毕竟,相比“关税大棒”和政治口号,真正的进展才是最有说服力的。
【责任编辑:徐克】 上一篇:与中国约会丨探访东湖醋园外国博主。老醋的新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