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铁路发送旅客35.4亿人次
中国网10月20日电 据“中国铁路”微信公众号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全国铁路发送旅客35.4亿人次,同比增长6%,创下历史同期新高。全国铁路运输安全、稳定、畅通。今年以来,中国中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持续深化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断强化客运组织,丰富客运产品供给,优化站车服务质量,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,更好保障了旅客安全、便捷、温馨出行,助力经济持续回升, 为“移动中国”注入新的活力。首先,英雄的运输能力将持续上升。咕咕储备高铁和普速铁路资源,利用今年新增的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、沉佳高铁沉阳至白河、襄阳至荆门高铁动车组、重庆东站、京哈高铁等新增线路和车站的运力。铁路京沉段、沪昆高铁杭长段取得高标准运营成果。全力挖掘运力潜力,动态优化旅客列车开行方案。国家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087列,同比增长7.1%。利用好铁路12306售票、候车等大数据,动态分析旅客出行需求,精准调配运输资源,增加热门方向、热门路段的运输能力。及时地。圆满完成春运、夏季运输、清明节、五一、端午节期间的运输任务。采取多项措施应对客流高峰,更好地服务假日出行旅客。保持常速旅客列车规模,开行公益性“慢车”和乡村振兴列车,便利跨境老少、贫困地区群众出行。二是旅游列车质量和档次有所提升。针对旅游市场需求,积极运营亲子游、游学游、红色游、健康养生游等特色旅游列车和老年专列,持续打造“精河号”、“齐鲁一号”、“潇湘号”、“天山号”等旅游列车品牌,连接沿线美食和美景。文化景点、优化旅游列车运行时间,压缩路上运行时间,畅通景区营业时间,实现“日行夜行”“快行慢行”,推广“景区列车”,为旅客提供多样化的出行选择和高品质的出行体验。 1月至9月,全国铁路共开行旅游列车1818列,支持旅游经济和银色经济发展。推出定制化“火车迷”、“火车迷”,激活“火车主题+”经济,拓展新消费场景。调整过境免签政策,加强跨境旅客运输组织,开办中国与越南、中国与俄罗斯、中国与蒙古之间的国际班列。广深港高铁、中老铁路分别运送跨境旅客2330.9万人次、19.7万人次有效促进跨境旅游增长,有效便利人员往来和业务往来。三是优化车站、列车服务质量。学生预约购票服务功能正常运行,学生优惠票使用时间范围、适用范围、查验规则进一步优化。有效的服务保证学生团体购买门票和出行。学生、儿童、伤残军人等旅客在执行票价优惠的基础上,享受动车组列车票价折扣(待遇优惠),享受“更高折扣”,让旅客获得更多优惠。实施铁路交通编码、便捷换乘以及网上订餐等互联互通的移动服务,网络订餐点达94个,提高了餐饮供应质量,努力提供“一盒好饭”。继续扩大h的范围高铁宠物托运试点和“轻出行”服务,满足旅客多元化出行需求。加强对老、病、残、孕等重点旅客的服务,提高响应效率和服务质量。加强文明出行引导,持续开展“我的铁路”主题活动,丰富出行文化生活,努力为旅客营造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。四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。妥善应对暴雨、台风等多次周期极端天气,加强线路设备巡检、监测、巡检和维护,严格落实汛期安全行车措施,减少恶劣天气对轨道交通安全秩序的影响。坚持以人为本、生命第一、安全第一的原则,动态会商研判,优化旅客列车运营制定通航方案,采取暂停、限速、绕行等措施规避风险,全力保障过境旅客服务。加大交通服务信息发布力度,加强大客流管理引导,提供退票、改签等服务,引导旅客安全顺畅出行。
【责任编辑:陆小凡】
上一篇: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保护东北“水塔”——解码
下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





